2018-04-03 法治時報

高思大法官  幽靈判決橫行
司法院清查  三天後才復活! 

(法治時報2018-04-03台北報導)本報於2018/3/29獨家批露台中地方法院法官高思大,用幽靈判決書在審判,只有案號,卻完全沒有判決事實與主文!(即:104年度訴字第340號、宣判日期為107/1/24)

司法院當天即通令全國所有法院,清查有無類似情形,要求各地方法院改進!在此同時(2018/3/29當天),台中地院也讓上述該號幽靈判決起死回生,正式復活,在網上開始出現「完整」的判決主文與判決認定事實。

但卻還是留下「動過手腳」的問題!

因為,這個從幽靈判決「起死回生」的復活判決,其宣判日期和原來的幽靈判決日期就不一樣,起死回生的判決日期提前了兩個月,宣判日期成了106/11/23,整整提前了兩個多月(原幽靈判決日期為107/1/29)! 

令人納悶不解的是,經過司法院下令全國「清查」之後,台中地方法院法官高思大的判決書,還是赫然存在著「高比率」的幽靈化判決!

如圖所示,經過司法院下令清查之後,高思大法官的「幽靈判決」,竟然還是有兩個「漏網幽靈」。

其107/1/29宣判的「106年度訴字2633號」之判決,被告廖上文的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,也還是幽靈化,只有案號,沒有主文。

另外,一個幽靈判決是107/1/8宣判的「106年度原訴字第30號」,被告彭守民,也是一樣,只有案號,也有律師,但是,沒有「判決主文」與「判斷事實」以及全文!

這兩個「幽靈判決」雖經司法院下令清查,卻仍大膽頑抗的抗拒著、抵擋著上級的命令,就是堅持不肯「起死回生」,也不願聽話辦理「復活」手續,就還是如此,一直在網路上,以幽靈方式存在著。

這兩個頑抗的幽靈判決,一直經過「青年節3/29」以及「愚人節4/1」兩個「節日」之後,才於休假結束之後,在四月二日上午十點,終於乖乖俯首就範,才肯接受司法院的通令,起死回生,出現完整的判決內容,讓這兩個遲遲不肯見人的「幽靈判決」終於露出全貌,讓國人得以一窺判決究竟。

不過,這兩個遲遲不肯就範的「幽靈判決」,和前面「第一個」幽靈判決也是有一樣的問題,一經「起死回生」之後,「宣判日期」竟然也都提前了!

司法判決的「宣判日期」,關係到當事人的「上訴」期限,這是審判程序上至為重要的時間「關鍵」,一點也馬虎不得,更是不容隨意變動或浮動,因為一旦超過判決後的上訴期限,那就是再也不得上訴,全案就是「確定」一途。

可是,台中地院的高思大法官,他的「幽靈判決」和「起死回生」的判決,明明是「同一個案號」的判決,卻是很奇怪,宣判日期可以變來變去?

其107/1/29宣判的「106年度訴字2633號」之判決,被告廖上文的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的幽靈化判決,對照起死回生的判決,其宣判日期變成是「107/1/11」,提前了十八天。

107/1/8宣判的「106年度原訴字第30號」,被告彭守民之幽靈判決,其起死回生之判決,也是一樣,提前到106/11/2,整整提前了兩個多月!

法院了解內情的法官透露,這應該是高思大法官無法如期交出判決,只好以半成品欺矇電腦,並作為報結(結案),以免影響其辦案成績及遲延管制。

若以高思大法官幽靈判決之「數量」來看,這種手法應該是他的經常性作業方式。

司法官場還有一種說法,他和現任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有私交,他聲請回任法官那年,也正好是呂太郎卸下人事處長,出任南投地院院長那一年,因此,被議論兩人之間應有私交,因為他的「聲請回任」是在呂太郎手上提出與完成的。

 

以下為「起死回生」的兩個判決,對照後可發現同一案號,確實「宣判日期」卻不一樣!

【裁判日期】  1070111

【裁判案由】 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

【裁判全文】  

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6年度訴字第2050號

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

被 告 廖上文

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,經檢察官提起公訴(106年度毒偵字第2633號),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進行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,經本院合議庭裁定改由受命法官獨任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,並判決如下:

    主    文

廖上文施用第一級毒品,累犯,處有期徒刑壹年肆月。扣案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壹包(驗餘淨重零點零柒零貳公克,含包裝袋壹個)沒收銷燬之。扣案之注射針筒壹支沒收。

 

 

【裁判日期】  1061102  

【裁判案由】  強盜

【裁判全文】  

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6年度原訴字第30號

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

被 告 彭守民

選任辯護人 蘇靜雅律師(法扶律師)

上列被告因強盜案件,經檢察官提起公訴(106年度偵緝字第3276號),本院判決如下:

    主    文

乙○○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,以強暴,至使不能抗拒,而取他人之物,累犯,處有期徒刑貳年拾月。

法治時報之電腦點閱:
http://www.npo-rwd.org/lawpaper/index.ph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