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食VS蔬食

改變無肉不歡的飲食風潮

文 黃歆雅 圖 編輯部

素食在台灣並非新鮮事,不過隨著近年來吹起了一股養生風潮,“蔬食”取代傳統因宗教色彩濃厚的“素食”,形成了一種較時尚又新潮的名詞。以“蔬食”做為主要宣傳的餐廳常以養生、安心、多元化、環保,無肉也美味等訴求來作為主打。

蔬食是以植物性食物作為飲食來源,避免加工性食品,盡量食用新鮮的蔬果,配合更天然的烹煮及調味方式,達到平衡人體飲食的結構,強調是一種更健康的飲食型態。

素食真素?仿葷素食普遍

台灣傳統素食主要是以佛教信仰所產生的宗教素食為主,宗教的形象也內化在台灣的素食文化裡。在台灣,一般素食店很常和宗教畫上等號,標榜清淡素淨,使用不少豆製品,也不乏各種仿葷素食如素雞等食材。

素食的發展和佛教傳入息息相關,大乘佛教經典中提到必須斷絕所有肉食及五辛(蔥、大蒜、韭菜、小蒜、洋蔥),並將素食與不殺生相連結,素食被視為一種慈悲的表現,因此,吃素逐漸成為佛教徒必須嚴格遵守的規則之一。

然而,只有中國的漢傳佛教有素食的教條,在中國的歷史上,直到了梁武帝時期,才強迫僧侶茹素,其他東南亞及西藏的佛教是允許肉食的。

有趣的是,在中國或台灣傳統素菜菜式中,仿葷素食佔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,而素菜葷做除了是為滿足佛教徒無法吃卻想吃葷菜的慾望,更由於自古以來中國飲食中將“肉食”和”豐盛”或“美食”畫上等號,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何中國文化下,仿葷素食的發達及多樣性了。

從環保和養生出發的蔬食主義

反觀因為西方文化的影響,台灣現代素食主義者可能更傾向以”蔬食”這樣的名稱和傳統宗教素食作為區隔。吃素的理由更是傾向健康、動物權利和環境保護。更多人相信減少肉食是更健康的飲食習慣,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,預防肥胖等。

茹素的原因則更強調不食用肉類是因為對動物的憐憫,將肉食的行為和對動物的慘忍行為連結,藉由不食用肉類來減少動物的犧牲,或著是強調吃素更環保,因為生產肉食是非常沒有效率,造成糧食安全出現問題、溫室效應、熱帶雨林遭砍伐、生態多樣性消失等問題。

虔誠淨心臺灣茹素文化多元

素食主義是一種和飲食相關的文化,素食者則是實踐這樣飲食的人。素食者充滿了多樣性,台灣素食者茹素的動機可能混合了傳統宗教素食和新興蔬食者兩者,此外,彈性素食者(盡量減少吃葷,但不嚴格只茹素)的人數也在增加,這樣的素食族群在吃素的時間和食物選擇上更具有彈性。

另一方面,許多台灣人有吃素的“行為”,但不是真正的素食主義,吃素可能是有時效性的。例如,家裡有喪事的人會吃素一段時間,因為要向神明還願而吃素,或著只是偶爾想吃清淡養生一點,也會選擇吃一餐或一段時間的素食,甚至是為了減肥而吃素。

有些人有早齋的習慣,也就是一天中只有早餐吃素,或著是有人初一十五吃素,平常時間則是非素食飲食。

蔬食不等於素食

2009年台灣成立了“週一無肉日”平台,是新興蔬食推廣的活動代表之一,響應美國學者發起的活動,鼓勵人們在週一不吃肉,以改善自己和地球的健康,提倡一週少一天肉食,可以預防慢性疾病風險,減少碳足跡,節省石油能源及淡水。台灣許多中小學也響應加入一週一蔬食的活動,鼓勵學童養成健康飲食及環保減碳的概念。

相對於飲食中排除所有肉類,素食更有否定的意味在,而蔬食則更強調食用天然的食材,也多排除各種加工的仿葷製品,用更天然的方式烹煮。

但蔬食不等於素食,因此對於素食者來說,尤其是嚴格素食主義者,無法辨別標榜“蔬食”的食品或餐廳,是否是完全沒有使用動物性食品,因而造成了選擇上的困擾。

素食文化的轉變影響更大

有些素食者對於“蔬食”的模糊定義而感到困擾。根據素食者是否食用部分動物性食品可分為純速食主義,半素食主義、奶蛋素主義、奶素主義等。純素主義不吃任何動物製品,更嚴格者甚至不使用任何動物製成的商品;而半素食主義則是以素食為主,但可以接受偶爾食肉。在台灣,若是佛教齋素,又必須避免五辛。台灣依“包裝食品宣稱為素食之標示規定”,必須依公告標示全(純)素、蛋素、奶素、奶蛋素或植物五辛素等標示。

但不可否認,在台灣素食文化中,宗教慈悲精神是根深蒂固且具代表性的。從素食到蔬食,可以看出台灣素食文化的逐漸轉變。吸收西方的素食文化中環保、健康、科學的飲食概念,揉合台灣在地的宗教精神,形成台灣特別且多元的素食文化。OLM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者學到新的東西,請別忘記與他人分享,以便他們有機會享受這個免費的信息。

heart我們需要您的支持!
“有機誌”雜誌是自2006年創刊發行,我們需要您的支持,一個100%的友善社會獨立媒體!我們認為,有機生活是我們地球共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,與自然和諧共處,需要用心經營,以滿足現在和未來糧食安全需求。我們透過紀錄故事,教育和宣傳我們的使命。請訂閱我們的印刷紙本或網站(www.organic-magazine.com)儲值點數線上版本會員,一起加入我們!請點擊 我要訂購雜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