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太太的蔬菜清單 有庭才像家

撰文、攝影 林佳嘉

對都會現代人而言,想擁有自己的家庭田園可說是不易實行的夢想。尤其,對我這樣一個職業婦女,疲於奔命工作之際,料理一餐都大不易,何況還要堅持自己種菜。因此朋友們對我種菜這檔事兒,能感到理解或友善的並不多,驚訝之中透露的不解大於稱讚。唐先生則是處於矛盾的冷眼旁觀,投資唐太太的雖是虛幻,但仍冀望能獲利。

種菜可以穩定情緒

我的碗公菜園從7月開張,初期特別得空利用假日逛花市,物色新鮮素材的樂趣,不亞於刻意安排休閒旅遊的放鬆;或去賣場、經過農會,採購一般消費性的日用品外,停留在園藝區的時間也變久了,生活步調更自然慢了下來。在農會供銷部,突然也可以和老農們一無罣礙地閒聊著菜豆的長短,增添不少樂趣。

這些本來只是和原本生活無關的種菜情事,因為碗公菜園的開張可與陌生人相談,透過種子力量,人與人之間的關連似乎變得更鮮明有活力。碗公菜園的存在,不僅可以穩定唐太太情緒,具備舒壓的園藝治療效果,更有每天靜靜成長的好吃好料,一舉數得。

連續採收的重要

碗公菜園,如果是從播種開始,要將近四週才略有收穫;雖然園藝書上多半寫小白菜15~18天收成,但以唐太太缺少額外施用人工肥料眷顧的栽培方式,十足是天方夜譚。唐太太靈機一動心想初期如果先種可以連續採收的香料植物,會比較有成就感。外購來的種苗,等栽培二週以上再食用吧!

於是唐太太一開始就種了兩個不同種類三盆薄荷,喝紅茶馬上就有了不同的境界;二種七株九層塔,早餐立刻出現九層塔煎蛋烤三明治的新菜色;一株檸檬香茅,我的泰氏酸辣魚湯、檸檬魚,也變出了清爽高雅的大廚滋味。十一月中,繼續再種了檸檬馬鞭草、草本佛手柑,朋友老林推薦說檸檬馬鞭草是火鍋湯底的絕配,而草本佛手柑更是花茶、泡澡兩相宜。多年生可連續採收,又不難照顧的種類成為碗公菜園的首選。

菜苗跟著多數走

雖然得到小小成就感,但畢竟不是每種香料,都可以取代葉菜使用,滿足全家所需。退而求其次,至少也要能以滿足一人份一餐溫飽的單位生產目標,碗公菜園才不致於被唐先生笑批流於娛樂。其實大部份葉菜原來都能連續採收,只是大家習慣市場消費較容易保存運輸的整顆葉菜,碗公菜園根本沒有運輸的問題,隨採就隨吃了。

目前唐太太的碗公資產包含黃花芥蘭、萵苣、芥菜、「大陸妹」、甜菜葉,一種約9~30株不等。例如上一期大家看到的黃花芥蘭,現在已完全成熟葉已經比剛開始大2倍,20片足以炒一盤唐先生和唐太太一餐所需。所以估算有碗公菜園陸續維持4到6種,那每天至少有一道青菜是自己種的,就可以很開心。至於不夠吃的時候,打杯石蓮汁小補充葉綠素,或經過新竹縣的農夫市場採買一番,尚可應付。

本來也極不愛吃萵苣類,不過去買菜苗時,就發現有時是不如所願的。作物是依時序自然生長,碗公菜園讓我學會尊重、接受,還是我們習慣以自己意見,和金錢消費能得到所有物件為實踐有機生活的唯一答案呢?原來唐太太還是吃得下萵苣的!

圖說1.黃花芥蘭栽種一個月後,每5到7天可採收一次,和上次相比葉片已有原來的2倍大。

圖說2.香菜播種初期長得慢,一個月後還是沒有到達採收的效益。

圖說3.入秋後九層塔一開花就不易長葉片,要忍痛隨時摘除。

圖說4.石蓮可以連續採收,又漂亮,也適合入選碗公菜園。

有庭才有家

我想起以前一位在台灣農業界服務超過40年的前輩張學琨博士,與他同席閒聊時,農業學養、豐富歷練的他,總不忘提到從農業來看現代家庭,並提到親子與夫妻關係的親疏與否,其實和家庭生活空間缺少「庭院」大有關係。

他的推演基礎是「家庭」的說文解字,親人要居住在「家」和「庭」的組合的生活空間;「家」是屋子下面養豬,「庭」是延伸屋外可以自由使用的空間,顯示自古典「家庭」空間規劃經驗,就是經營一個家連結必有一個庭,人和食物可以共生共養,隨時是互相親近利用,沒有庭,家也就不完整。「家」脫離了「庭」,人際關係及生活需求都不容易得到平衡。

對照張博士的家庭農業理論,和18世紀德國經濟學家屠能提到的生態圈理論,是否多有謀合之處?當時歐洲工業革命後,人脫離農村到都會生活,初期並不覺得失去親自生養栽種食物有何損失?反正賺錢就有能力消費,得到生活所需一切。今年4月聯合新聞網刊登,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顯示,土壤自然生成分岐桿菌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,也可能成為治療憂鬱症及相關疾病生力軍。認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住在鄉下的人比較快樂?故把它稱為「快樂菌」。原來親近泥土力行耕作,身體才有機會吸收快樂菌。

heart我們需要您的支持!
有機誌雜誌是自2006年創刊發行,我們需要您的支持,一個100%的友善社會獨立媒體!我們認為,有機生活是我們地球共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,與自然和諧共處,需要用心經營,以滿足現在和未來糧食安全需求。我們透過紀錄故事,教育和宣傳我們的使命。請訂閱我們的印刷紙本或網站儲值點數線上版本會員,一起加入我們!請點擊 我要訂購雜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