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傳三代堅持有機 健康樂活「柚」美味 黃玲雯

文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王義善、孫正華、劉興榮、劉依玲、張芝蓉 圖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

百善孝為先

正值青春年華的黃玲雯原在大學修習醫務管理,畢業後即進入臺北馬偕醫院實習,計畫好的人生卻因遭逢父親身體不適而有了變化,在與家人反覆的商討後,毅然決然放棄醫院的工作,決定回鄉孝奉父母。

後來就近於住家附近的國民小學擔任代課老師,以便照顧父親,雖然最後父親仍不敵病魔纏鬥,但她卻深刻瞭解到此時的自己必須更加堅強,並負起與母親共同經營農場的責任,轉而投入家中祖傳三代的柚子園──秀珠有機農場。

農場場內柚子係以有機栽培為主,所以必需將柚果進行套袋,避免遭受蟲害

阿嬤的堅持

黃玲雯表示,農場內所種植的柚子,從阿嬤開始便以有機方式進行栽培,早期臺灣農業雖受綠色革命的影響,農民大多使用化肥及農藥來提升產量,但因阿嬤知道這樣的栽植方式,對於土地破壞、生態摧殘極為嚴重,所以堅持沿用無化肥及農藥的原始的耕作方式,除自身力行外,亦嚴格教導家中晚輩應如何尊重及愛護所生長的這片土地,也更奠定了秀珠有機農場的經營理念與中心價值。

種植果樹本來就不容易,更何況是有機栽培,這對於不曾有務農經驗的黃玲雯來說,的確是前所未有的挑戰,不過她積極學習種植柚子的農法,並仔細觀察農場生態、地理環境及微氣候等,希藉此更深入了解有機的理念及內涵。

堅持信念 莫忘初衷

而為了彌補種植技術層面的不足,黃玲雯除了積極參加花改場農民學院所舉辦的多項教育訓練之外,亦不時的向農會或產銷班討教栽種的關鍵技術,此無非是希望自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,以改善農場的生產技術及產品品質。

積極研發 多元銷售

因產量有限,所以熟門熟路的老顧客都會提早預約訂購,否則只能等待來年再嚐。好的鮮果搶不到,那還有其他產品可以買嗎?這是許多消費者常提出的疑問,黃玲雯意識到農場經營必須多元化,才能滿足挑剔的顧客及市場的需求,將農場內無法以商品形式交易的柚子轉作加工處理,研發出果醋、果醬及精油等附加商品,發展特色的伴手禮,讓顧客有更多選擇。

heart我們需要您的支持!
有機誌雜誌是自2006年創刊發行,我們需要您的支持,一個100%的友善社會獨立媒體!我們認為,有機生活是我們地球共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,與自然和諧共處,需要用心經營,以滿足現在和未來糧食安全需求。我們透過紀錄故事,教育和宣傳我們的使命。請訂閱我們的印刷紙本或網站儲值點數線上版本會員,一起加入我們! 我要訂購雜誌